本文转自:天山网
石榴云/新疆日报记者 张婷
1月16日,夜幕来临,坐落在福海县城西面的大德渔家滋味鱼馆内,坐满了慕名前来试吃福海冷水鱼的宾客,51岁的认真东谈主柏大德忙得不能开交。
“一周前就有东谈主订餐,这几天每天能招待近10桌,顾主一拨接一拨,我从清早一直要忙到半夜。”柏大德说,跟着S21阿勒泰至乌鲁木皆高速公路通车,当地东谈主流量较着加多。
1月7日,福海县第十六届乌伦古湖冬捕文化旅游节上,柏大德担任万东谈主锅“鱼羊鲜汤”制作东厨。石榴云/新疆日报记者 张婷摄
1993年,21岁的柏大德随父母从重庆来到福海县,把家何在了乌伦古湖边的渔场,柏大德扈从父辈当起了渔民。
乌伦古湖是中国十大内陆淡水湖之一,又是北疆最大的自然渔场,有“大漠渔乡”好意思名。这里盛产白斑狗鱼、贝加尔雅罗鱼、东方欧鳊、梭鲈等23种冷水性和亚冷水性鱼。
2014年,柏大德向21年的“打鱼东谈主”身份告别,上岸开起鱼馆。
起先,柏大德的鱼馆开在渔场边,这里南来北往的车辆许多,到了旅游旺季,鱼馆频频是一桌难求。
“咱们这里产的鱼,肉质紧实、湖水炖鱼鲜好意思好吃,还有渔民历程几十年摸索出来的专有烹调时刻。”柏大德说,许多门客是鱼馆的回头客。
2020年,交易越作念越好的柏大德将鱼馆搬到了福海县城,他雇了4名职工,都是相近的村民。
柏大德说,这几年阿勒泰地区实行禁渔步伐,大边界进行鱼种增殖放流,每年都特等百万尾鱼苗投放到湖区,生态效益近年攀升,来的旅客也越来越多。不少渔民从哺育卖鱼转向保护生态环境,有确当起了导游、有的指标起鱼馆,有的开动东谈主工繁育冷水鱼,大伙从绿水青山中收货“金山银山”。
“2023年,但愿乌伦古湖‘年年有鱼’,好日子‘年年多余’。接待世界各地的一又友都来福海旅游。”柏大德笑着说。